第四十四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2/5)
根据弩种射程,伏远弩队在前,擘张弩队在后,接着是角弓弩,最后是单弓弩。庞大的绞车弩,由于太过笨重,操作过于复杂,只适合攻城,不适合野战。
伏远也是重弩,底部安装车轮,每弩配六个兵。两个强壮卫士,背两囊竹弩箭,拉纤拖动伏远。两卫士转盘拉弦,一卫士负责上箭,一卫士负责发射。
弩队步步推进,武康收望远镜,扭头看向漏壶,视线锁定浮箭。所谓的漏壶,是计时工具,类似于钟表。三级楼梯结构,放着四个铜壶。壶底开水孔,上壶中的水,滴入下壶内。
最下面的铜壶,内有轻木浮块,上面固定箭杆。铜壶盖开小孔,箭杆穿孔而出,被称之为浮箭。上面标记刻度,壶内水位上升,浮箭随之上升,以此确定时间。
成语铜壶滴漏,就是说这物件。武康表示无奈,能搞出望远镜,却搞不出手表,只能凑合着用。随着水位上升,浮箭涌出半寸,长史传递军令,鼓声戛然而止。
武康直立马镫,架望远镜观瞧。对面的铁勒兵,阵前架起盾墙,没有出击迹象。四百五十米处,伏远弩有射程,竹箭顷刻齐射。巨大动能加持,四尺长的弩箭,杀伤力相当大。
盾墙刹那破裂,敌阵传来哀嚎,敌阵重稳盾墙,依旧没有出击。武康呵呵冷笑,这群缩头乌龟,你们继续熬吧。等打破了龟壳,你们必须出击。
纤夫拖伏远弩,边移动边射击,距离逐渐拉近。威力虽然很大,却因上膛繁琐,是以射速很慢。三百四十米处,擘张弩发射,进入三百米射程,角弓弩发射。
弓箭没有射程,铁勒缺少重弩,反击没有威胁。武康窃以为,如此被动挨打,坚持不了多久。决定再次加餐,于是发号施令:“传令前阵三厢,弓手即刻进攻,浮箭半寸息鼓。”
军令传战鼓响,队正发号施令,箭队整体推进,跟在弩队之后,保持阵型不乱。二百五十米处,单弓弩手射击,四大劲弩齐射,弩箭如墙推进。
卫士训练有素,没有丝毫错乱,若敢轻举妄动,队副陌刀砍头。盾墙七零八落,大批敌兵中弩,血腥哀嚎弥漫。到了这个地步,不能被动挨打,敌军终于出击。
一时山呼海啸,人群如同潮水,大地开始颤抖。
唐军久经战阵,不用武康指挥,弩队原地射击。拉弩的两弩手,架起长条方盾,格挡敌军流矢。双方不断拉近,距离百米之内,弓哨抛射木箭。
三箭确定角度,哨副打出角规,箭手按照角度,仰天抛射木箭。所以远程武器,进入射击状态,弩箭横冲直撞,弓箭满天飞雨,叮咬步兵铁盾。无数铁勒步兵,死在冲锋途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