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文汉(3/5)
但必须经过加工。目前,假发在漂亮国市场销路看好。
他又说,他已收集到十三种不同颜色的假发,准备做这项生意。
现在世界主要的假发制作商在法国,金发偏多,而黑发稀少。
东亚人都是黑发,在香江做假发,有地理的巨大优势。
刘文汉在这位美商的指点下,参观了漂亮国的一间假发工他还了解到,原先购买假发者,多是秃顶者与艺人(做演出道具)。
战后,漂亮国出现一批新潮青年,他们愤世嫉俗,追求怪异,渐渐流行起假发来。
刘文汉初时并未留意,经那位美商的“点破”,他果然在街头发现不少青年戴假发。
在旧金山,戴假发的青年比比皆是,许多男青年披着女士的长发招摇过市。
旧金山是嬉皮士运动的发源地,这批青年,被老一辈人称为“垮掉的一代”。
刘文汉以商人的敏感,意识到假发业前景可观。
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蔚然大观,波及世界,香江的假发业也由此进入全盛。
刘文汉赶回香江,准备大干一场。然而,香江的市场,没有假发出售,这意味着,香江没有一家假发工厂,没有一个假发人才。
对刘文汉来说,既有利,又不利。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文汉得知油麻地有一个假发师傅,专替粤剧演员制做假发及假须,但具体在哪条街,哪条巷,就不清楚。
刘文汉马上过海去九龙,在油麻地的大街小巷窜来窜去,无人知道有
这么一个人。刘文汉跑了3天,一无所获,连油麻地外围都搜索了一遍。
他猛一想,觉得应该去戏社向粤剧演员打听,就急忙往回赶。
刘文汉正碰到一个倒垃圾的妇女。那时香江还未流行用塑料袋装垃圾,而是用老式斗箕。
这妇女的斗箕里尽是散发,刘文汉灵机一动,该不是假发作坊的吧?上去打听,果然就是!
刘文汉随这妇女拐进一条陋巷,终于见到香江绝无仅有的假发师傅,这位师傅带两名女工,精心制做假髻。
刘文汉原以为他会惊喜若狂,准知,假发师傅一愣怔:“你疯了?”
他用教训的口气说:“你以为做假发像剃头那么快?做一个假发,要花3个月的时间!你懂吗?”
看来做假发经销商的希望会落空,只有做制造商了。
刘文汉再去假发作坊参观,仔细观察他们的制作过程,发现许多地方可改进。
如果采取美国的那种现代生产方式,可节省不少劳力,工效会大大提高。不过香江劳务便宜,采用半机械、半手工的方式,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刘文汉要求假发师傅给他一名女工,“我要使她成为一名现代生产方式的假发技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