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香江大亨传奇

第五六七章 兵戎相见(3/5)

目录

包玉钢在减船大行动中,自然也付出了代价,付出这个代价值得,包玉钢在大船灾中渡过了难关。

而舍不得付出代价的船东,大部分被包袱拖垮。包玉钢对他的损失缄口不言。

传媒指出,包玉钢的最大一笔损失,是日本山口公司的倒闭,包玉钢有包玉钢艘巨轮为其租用。

远东证券交易所,从1972年起编制 9种分类股票指数,当年基数都为1000点。至 1981年 7月 31日止,仓坞股分类借数高达 26469点,13牢上升25.5倍;地产股为 9049点,翻了 9倍(。质上仓坞也属地产。

曾是大热门的航业股,指数只有 565点,成负增长,排名分数指数倒数第一。

市道变幻之大,令众船东心寒。这一年,“登陆船王”的桂冠早已牢牢戴于包玉钢头顶,人们称包玉钢为地产巨子了。

九龙仓的历史可追溯到 1871年 8月 1日,英商遮打与晓士创建香江码头及货仓公司。

这是香江第一座对外承揽业务的公用码头及货仓。由于湾仔地皮的限制,1875年,迁往九龙尖沙咀西侧,公司更名为香江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简称九龙仓。

大股东除创始人外,还有怡和等大洋行。

七十年代末,地产大旺,九龙仓位于尖沙咀、港岛、新界的码头货仓地盘,成为地产商觊觎的大肥肉。

李佳诚有心把九龙仓攫取到手,他通过智囊得知,怡和拥有九龙仓的股份不及两成。这就是说,只要暗中吸纳九龙仓两成的股票,就可跟怡和公开竞购。

李佳成心明肚知,九龙仓发行的股份不到一亿股,每股市、值仅在 13—14港元之间徘徊,那么,九龙仓的市值充其量下超过14亿港元,这显然是低估了。

九龙仓码头的大片地盘及零散物业,价值至少可翻四至五倍!李氏不动声色吸纳,已买下两千万股九仓股。

李氏动手之际,股市便有了反应,九仓股一路攀升,升到三十港元才基本胶着不动。

敏感的怡和大班洞察出事情不妙,估计李氏要收购九龙仓,便立即部署反收购,并向汇丰银行请求资金援助。

李佳成不想与汇丰发生冲突,便混灭收购九龙仓的念头。李佳成这一聪明做法,日后得到回报——汇丰成全他一举控得另一家大洋行——和记黄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界彼岸花 汉柏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无限之剧本杀 诡异:我有一个作弊器 作为神降临 我真不是诸神黄昏啊 我真不想靠女装出名啊 三体入侵:我编造了聊斋 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