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求订阅!)(3/5)
王黼打算向赵佶弹劾宇文虚中,重重处罚宇文虚中。
不过王黼随后又接到了童贯的来信——童贯在信中替宇文虚中讲情。
看在童贯的面子上,王黼将宇文虚中的奏章扣下,没有呈报给赵佶,只是将宇文虚中降职为集英殿修撰,让他继续留在宣抚司担任行军参谋官。
宇文虚中是四川成都人,他兄弟三人,哥哥叫宇文粹中,弟弟叫宇文时中,都在宋朝为官。
宇文虚中原名其实叫宇文黄中,赵佶给他改名叫宇文虚中——赵佶似乎有给人改名的嗜好,给种师道改过名,也给王黼也改过名。
其实,李衍也有这个毛病。
宇文虚中并没有因为降官而退缩,他继续撰写一些分析北伐的奏章,先后又“建十一策,上十二议”,不过皆被童贯压下,没有上报。
童贯这么做,其实是在保护宇文虚中。
童贯很喜欢宇文虚中(此后几年间,宇文虚中一直跟随在童贯身边,担任参谋官,直到童贯从太原狼狈逃回京师那一年),所以才一直护着宇文虚中,否则宇文虚中早就步宋昭的后尘被一心想收复燕京的赵佶和王黼流放了。
宇文虚中关于北伐的一系列质疑、对策和建议,都被童贯扣押在宣抚司,因此,无论是对于朝廷,还是对于北伐军将领,似乎都没产生甚么影响。
这天,北伐军都统制刘延庆离开古城北上,来到白沟河观察敌情。
只见河对岸辽国很安静,只是偶尔能见到辽军哨兵来回走动。
刘延庆初步判断,辽军主力已经后撤,他打算派兵过河试探一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