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恢复唐、宋旧制耳(3/5)
唐、宋科举,经义之外,都要考“时务策”,也叫“试策”、“策论”,即要求考生对时政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议论。彼时,经义、时务并重,两者不可偏废。
到了明朝,“时务策”的考试,基本取消,集中考试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和掌握。
清承明制,虽然还在各级科举考试的一头一尾——“县试”和“殿试”中,留了一点“时务策”的尾巴,但其对考生的逐级进迁,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考生的精力,依旧几乎百分百放在了经义上面。经义是用“时文”——八股文来诠释的,因此,考生十载寒窗,绝大部分光阴,都花在了八股文上面。
八股文成于明,年代接近本朝,乃称“时文”。彼时,“时务策”早已从科举考试中黯然退出了。
轩王难道想……恢复“时务策”?
这个疑问,憋不住,终于问了出来“王爷的意思,是不是要……恢复‘时务策’?”
我说了这么一大篇儿,就是为了你这句话啊!
“正是!艮翁高明!”
真要恢复“时务策”?倭仁一时茫然无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