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木头和石头(2/5)
风侵、雨蚀、虫蛀,木头对岁月最没有抵抗力,更加经不起火灾、兵灾。中国历朝历代,倾无数国力,建成的锦绣宫阙,到如今,剩下了多少?
真是惊心动魄除了清朝从明朝继承下来的,以及清朝自己修建的——以前各朝的,几乎荡然无存!
关卓凡认为,即便只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多留下几栋房子,建筑也应以砖石结构为主。
用石头起大房子,不是当时中国建筑所长,那么就要聘洋建筑师,用“西法”,增加西式建筑的比例。
关卓凡心目中的颐和园,是一个中西混合的建筑群,和历史上的清漪园,原时空的颐和园,都颇有不同。
在原时空,关卓凡就有个看法,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外面看着气魄,但里面的空间利用率太低,使用功能更是叫人不敢恭维。
皇帝后妃的寝宫,外面金碧辉煌,里面昏暗狭小,关卓凡清楚记得初见识时闪过的念头当皇帝有什么好?
现在既然由我来修这个园子,就要好好过一把设计师的瘾,且看我如何将现代建筑文明注入古典宫廷苑囿。
相信御姐一定会喜欢的。
当然,虽然中西结合,毕竟还是以中为主,北京周边的石场就可以足敷使用的石料。部分特殊的石料,关卓凡宁愿进口,也不想求诸国内其他地方。
还是运输的问题。海运似乎途远,但单位成本却远远低过陆路。特别是,中国没有可能在短期内就建设起发达的铁路网,也基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公路,长途运输的费用,远远超过海运;就连时间,也未必快得过漂洋过海。
中国工匠不能制造的石件,如西洋雕塑等,可以一并同船满荷运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