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教育公平(2/5)
陆炎嗯了声,琢磨道:“感慨,其实最两年最大的感慨,就是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蛮公平的!”
卫敏听得一愣,惊喜道:“哦,你这个想法很特别啊!”
说道这察觉出语病,忙道:“当然,我也这么觉得,但很多像你这个年纪的人,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可都是抱着批判的眼光!”
陆炎呵呵一笑:“那是他们太天真啊!”
“仔细说说,你都是怎么想的?”
卫敏来了兴致,在椅子上端坐。想了想又从办公桌下面,拿一瓶矿泉水出来,递给陆炎。
后者接过喝了口,才道:“呃,教育这话题,太宽泛了,就先从很多人推崇的美国教育说吧!”
“你讲!”
“很多人说美国教育鼓励学生思辨创新,中国教育愚昧落后。但我想说,他们说的太片面了。
美国教育资源两极分化,公立中小学的财政,大多来自于所在教区居民住宅的财产税。
因而财产税高的富人区,中小学质量就好。财产税低的穷人聚集区教育资源就差,这点跟中国,其实有点类似。
卫敏点点头,不置可否。
听陆炎继续道:“为了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美国最顶尖的富人除了购置富人区住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教会学校。
这样的学校享有着比公立学校大得多的自主权,在学费定价、教材选择、人事录用、设施建设等等方面,政府都无权插手。
一年动辄几万美元的学费,比许多大学都贵,普通家庭根本望尘莫及。学校里的教师往往是硕士、博士背景,掌握着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卫敏点点头:“差不多,也就这种情况!”
“这种学校,是为培养具有相当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能够统治社会的下一代精英而存在的,穷人是被排除在外的。
但是咱们国内,却缺少这种学校,让很很多富豪纠结。
把孩子留在国内吧,教育优势不够明显。
送出去吧,因为不能就近管着孩子,儿女很容易就长歪了,变成最擅长挥霍资产,却不能接管家族生意的存在。”
卫敏听到这,点点道:“有点意思!”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国内目前的教育体系,还没有能够让精英产生自我复制的能力。
他们通过自我奋斗和机缘巧合爬到社会顶层,却没法把这些带来成功的资本稳定地传承给下一代。
虽然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进行着探索,如尽早进行政商历练、把送出国等等。可这些都不是结构性的解决方案,跟欧美那种系统的培育精英模式,不能相比。还要面对父母工作繁忙、锻炼方法不当、回国不接地气等问题。
卫敏的孩子也在国外,显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有过类似的感慨,只是不像陆炎说的这么透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