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255再铸鼎

第685章 都好起来了 三(3/5)

目录

现在在台子上锻造的,就是总装备部和海洋部规划的中型舰炮的炮胚。

这种新炮结构与之前的17式轻型舰炮类似,120口径,25倍径,成品重135t——这个重量相比之前两吨多的鲲炮并不算重,但它是锻造的钢炮,加工难度要高得多,只能用大力出奇迹的夔牛液压机来加工。

相应的,它的威力也要远超更重的铸铁鲲炮。鲲作为一型150口径的滑膛炮,发射的球形炮弹不过1213kg重,而新式120线膛炮虽然口径更小,但配备的长条弹头却足有18kg重,再考虑到外形带来的空气动力学和穿甲优势,威力可要强上太多了。

说起来,之所以卢安庆来自铸造厂却管上了锻造的活,是因为这个第一铸造厂本来是常年生产火炮的,对造炮的需求和技术特点比较熟悉,因此在火炮制造由铸造转向锻造的关口仍然由他们主导。

120舰炮之前已经试制成功,不过鉴于88口径的17式已经够用,军方对更大的舰炮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因此量产进度不快。但上次军事预算会议之后,各方面决定把88炮的产能向陆军倾斜,毕竟陆地才是下阶段的主要进取方向。可是海军的换装压力也不小,不能就这么停下,因此他们又催促着加快了120炮的投产进程。反正它用的是新建的生产线,不占用既有产能,大家都舒服。

如今这条产线运转正常了,因此郑绍明就领了一个小团队过来参观一下,也算是射雕计划备战整军的一个部分。

卢安庆略显得意地说道“确实是个大家伙,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之前我们还造过一批150的,那才是真正的巨炮!”

120炮虽然已经够威猛了,但定位也只是“中型”舰炮,在此之上自然还有“重型”舰炮。相关部门曾经试造过一批150口径的真正重炮,但后来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可,并未投产。

“好像是有这事来着。”郑绍明回忆起了相关记录,点了点头,然后又略有疑惑地转头看向队伍中的海军中校乔达“既然有更大的炮,你们为什么没采用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嫦娥我现在很慌 通天小路 戏精重生:池少宠妻成瘾 喜当妈 龙伯钓鳌 我真不是百花仙子 我真不会推理 逃离塔科夫之垃圾系统 石氏 神秘老公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