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都好起来了 三(2/5)
在东海蒸汽机产业进入正轨后,几乎每十八个月,他们所能制造的最大的蒸汽机的功率都会翻一番,而单位功率的制造成本会降低一半。在这一条稳定的路径演进之下,此时东海工业已经能制造缸径达到600的巨大气缸了,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新星350”通用蒸汽机、“洪流450”船用复胀蒸汽机、“开天10”大型蒸汽锤等等先进技术设备。
这台“夔牛100”油压机就是这个系列的新一款产品,它通过液压放大获得了巨大的锻压力,不过从本质上来说功率和蒸汽锤并没有太大区别,大力的代价是锻压频率要低得多,因此加工速度会慢上不少。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蒸汽锤更适合快速锻造一些小件,而液压机则可以用来锻造一些之前不敢想象的大件,比如说以吨为单位的大型火炮和大型船用钢构。
郑绍明转头看向卢安庆,眼神惊讶而感慨“真是了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他更感慨的是人而非机器。
这种充满了技术词汇的话若是从左武卫或是别的哪个工业部股东嘴里说出来,他就是听不懂也不会有什么奇怪,可眼前这卢安庆却并非股东之一,而是自本土培养起来的新人才。
曾几何时,这些后生们在工业和学术领域还只能给股东们打下手,可到了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了。
这当然是令人欣慰的好事,但当当事人真切地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感叹一句“时代变了”。
卢安庆倒没体会到他的这份心思,继续讲解道“跟中小型火炮一样,这道工序是把炮胚锻造成型,消除内部缺陷,提高炮体强度。后续工序会进一步钻出炮膛,然后再进行其它加工。”
郑绍明点头道“嗯,这下子海军就又有新玩具了,120的线膛炮,好嘛,真是个大家伙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