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行进(2/5)
在战场上,他们冲得最前,死得也是最多的。
撞令郎在西夏军队中是常设编制,相当于正军,可能只有获取战利品的权力,实际上就相当于奴隶军。
但不是西夏境内所有的汉人都会被征发,懦夫只能到绿洲做农奴,或者临时调配到城镇防守。
西夏还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军区,任命一些强帅豪酋管理各自辖区内的士兵。
不同军区的强帅豪酋往往都是当地实力派,要么是大宗族家长,要么是国王的姻亲。为了监视和分化他们的权力,一些叛逃的汉人也被任命为军区的低级首领。
宋夏战争的关键地区是横山一带。固然西夏成功占据了岭脊,对宋军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但宋军在战争中后期大大减少了野战的次数。
相反在横山南麓修筑了众多据点,作为防线和进攻基地。
曲端出横山,一路修复坞堡,沿途结营扎寨,径源军,秦风军等掠阵。
几乎相当于一出大型土工掘进的战术。
宋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加强,并没有耗费多少功夫,大宋能够包围兴庆府。
靠的不仅仅是西军,还有川陕军民数十万人的努力,好几代的积累。
西夏也不是没有对策。
李乾顺为与之对抗,征召了一批山区居民步跋子。
作为山地步兵的他们,很好地弥补了西夏的短肋。
熟悉地形的他们装备轻便,在山区拥有强大的机动力。加之山民贫困渴望战利品,他们对劫掠宋人颇感兴趣。
兴庆府外。
西夏撞令郎在李乾顺的鼓舞下浩浩荡荡的出城。
即便对方是派出了炮灰部队。
曲端也不得不应战,一方面派吴玠他弟吴璘上前,组织弩阵,企图杀退这些炮灰。
这些人杀再多都没有意义,所以宋军不希望将精锐消耗在这些无意义的争斗上。
果然,弩阵射杀,很快就消灭了一部分炮灰。
李乾顺不以为然,直接派出了一支弩军,悍然与宋军对射。
原本步射无敌于天下的宋军,居然吃了不大不小的亏。
吴璘和西夏卫戊部队拼杀了大半个上午,最终双方都退却了半里,用一场伤亡惨重的弩战,为双方迎来的喘息之机。
坞壁之外,大队大队的人马散放着。
精悍战士约有千余,每人再配双马,就几乎将坞壁外的空地全都占满了。
到处都是人喊马嘶之声。
西军本就是大宋最强悍之军。
至少目前来说当之无愧的第一。
所以他们的装备是大宋最好的,就连战马都不缺,宋军大部分骑兵将领都是出身西军。
坞壁之内还有大桶大桶的热汤为人担出来,腌菜冻肉在汤里加得足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