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诸葛连弩(4/5)
首次看着诸葛连弩成品,赵歇先仔细打量一番。
连弩机分为箭匣和机架两大部分,箭匣在上、机架在下,由杠杆连接着箭匣和机架。发射槽位于箭匣靠近底部的位置,在发射槽最后端有横向的凹入部位,细细的弩弦穿过发射槽内的前端,弩弦两端系在下方机架前端的弩弓两端。
赵歇本身就知道相关原理,在打量过之后,要亲自使用体验一下。
首先是装箭矢,连弩的上方是箭匣,有箭匣盖盖着,赵歇将弩重新放回桌面,将箭匣盖拉开,拿起桌面上的箭矢将其放入箭槽。
连弩所使用的箭矢,跟弓箭的箭支大不相同,箭身略小,长度短上很多(约二十五公分),箭尾没有羽毛,这是专门给连弩使用而制作出来的。
诸葛连弩可连发十支箭,箭匣的高度是以竖排装载十支箭作为基准,放入十支箭后,刚好将箭槽装满,合上箭匣盖后,赵歇重新将连弩拿起,对准了远处的靶子。
这里跟箭靶的距离,如果按照现代长度标准来算,约为三十米。
赵歇左手托着连弩机架,右手握着杠杆的握把。当他将握把向前推时,箭匣随之向前和向上,当发射槽最后端凹入部位接触到弩弦时,由于机架在机匣、发射槽下端,横向穿过发射槽并连接着弩弓两端的弩弦自然有向下的压力,压力促使弩弦落入横向的凹入部位。
当赵歇将杠杆往回拉时,箭匣随之跟着向后和向下,同时亦拉动着弩弦张开,因为采用了杠杆原理,拉动弩弦张开的过程并不需费太大力。
当杠杆被往回拉至一定程度时,箭匣跟着向下和向后,杠杆恰好跟发射槽内的弩弦接触,随之将弩弦抵出,弩弦的弹力将发射槽内的箭矢弹出。
“嗖”的一声,箭矢从发射孔射出,箭头稳稳射入木制箭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