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强势君王(4/5)
按照这样实施下去,赵军将会重新洗牌,将会给军队注入新鲜血液。
现场武将们,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是陈馀的亲信和靠拉关系甚至贿赂而提拔上来的。那些真正有能力,忠于赵国的人,十分赞同赵王的做法,心中直呼我王英明。
陈馀始终坐着,一言不发,他对赵王的做法很不认同,但现在的赵王意志无比坚定,他懒得去出言反对了,关键是要处理好卢田、巩志之事。
赵歇继续道“在朝中,人才更是匮乏,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寡人决定,从现有官吏中进行提拔。每个官吏都可毛遂自荐,将自身能力、擅长之事展现出来,寡人再酌情任用。”
此言一出,犹如石破天惊。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贵族担任。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那时的卿仍多是贵族,但很多平民出身的人,由于其才能,上升为士,甚至有的达到卿相的高位。
从战国到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人才来源主要是举荐制,举荐有用的人才属于立功表现,若举荐的人出了问题,举荐者要受连带责任。
如果没有相应的有影响力的人愿意举荐,平民是很难有用武之地。
赵歇的决定,无疑是将原本的举荐制度彻底推翻。
此时的赵国,重新复国还不到一年,还未出现十分庞大的既得利益者,赵国贵族在秦末已死得七七八八了,赵歇才敢于迅速改革。像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都有强大的既得利益者阻挠,改革充满了艰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