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载入法制史的一战(3/5)
张睿明目光投向窗外,这经历了这起案件的一波三折后,他感觉自己都老了许多,此时这位神情略显疲惫的检察官,淡淡说道。
“关键不关键,谁又讲得清呢。看上面吧……”
…………
第二天下午,随着张睿明、谢其生、张靓等人坐在公诉席上,这场反复拉锯了几个月的荆沙河污染案即将再次开庭。
还未到开庭时间,整个津港市中院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完不像第一次庭审时的冷清场面。这都归功于津港各大媒体对案件情况的坦诚公开与各大网站对舆论的适当引导,使得这次案件在省、甚至国范围引起了极大关注,但大都都是正常报道,目前也都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就像时代之声的通稿说的“这场鏖战在南州省法制史、甚至是中国法制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是其所涉及的影响范围之广、涉案金额之大,在南州省相关类型的案子里,是独一份的。第二,则是其形式的新颖——“刑附民公益诉讼”,为了有效惩治犯罪、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这次庭审采取了这种新的诉讼形式,这也对检方破解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后的治理、赔偿难题,了新的思路,也拓宽了人民检察院的在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提升社会管理和治理能力上的途径和渠道……”
场子是铺的火热了,关键就看台上各位“名角”们唱的怎么样了。
说实话,张睿明心里并没太多底,不管怎么努力,被上面拿走的那份能证明危害情况的水质鉴定报告缺失后,证据链没有那么坚不可摧了。只能寄希望于庭审过程中能超常发挥,而别的证据又足够定罪。
而从辩方来看,上次庭审虽然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可也难保廖彩她们辩方不会突然拿出什么杀手锏来。毕竟,对方大正事务所可是玩这些套路的老祖宗。
现在想起来,局势不容乐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