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雀替(2/5)
许问尤其关注的一个细节是这个构件各个朝代各个地方的称呼是不一样的。
宋朝的时候它叫角替、也叫绰幕,明代的时候它开始大规模流行,但直到清朝时候,“雀替”这个称呼才正式出现。这一带是江南,它在木匠里的称呼应该是“牛腿”,连林林怎么会用“雀替”这个词?
许问虽然到现在也不清楚班门世界究竟是哪个朝代,但不管怎么看也不是清朝啊。
既然不是清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称呼?
这个世界真是太奇怪了……
从雕刻与使用风格来看,这个雀替不可能出现在明中期以前,更像是明朝后期到清朝的转变时期。
它精雕细琢,雕刻得精细而复杂,但又不像清朝流行的那样“密不透风”。
就如连林林所说,连天青雕刻的是一种树木,许问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榆树。
卵形的树叶,边缘带有锯齿,叶脉非常清晰。
连天青雕刻得很是细致,许问能看见掩映叶间的大串榆钱、纵裂粗糙的树皮……甚至连叶脉上微微的绒毛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许问转了个角度,去看另一个雀替。
这一个雕刻的是柏树,挺拔修长,有凛然之姿,是与榆树完全不同的风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