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3/5)
但是银子如果不能换成物资,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四川在太平时节也算得上是粮食输出地,一般情况之下,粮食足够自己。但是川中乱了这么长时间粮食减产。再加上张献忠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体系。很多粮食都收不上来。
只能带刀上了。
不过一沾血,银子是来得最快的,以至于后世张献忠逃离成都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有明的沉船宝藏,可见一斑。
所以,刘文秀早已得到嘱咐了,他原因用高于市价几倍的价格来采购这些东西,然后逆流而上,运往成都。如此一来,也是给大夏一大笔钱。这样的情况,罗玉龙怎么会不答应下来。
双方的谈判细节,自然不用多提。
只是刘文秀却感受到,与他谈判的礼部,户部,兵部的代表,一个个都是人才。让他不由感受道“大夏人才何其多。”
其实并不是大夏的人才多,而是大西的人才匮乏。可以说是张献忠自己弄得没有人敢来投奔了,
双方几乎一拍即合,第一批交易很快就完成了。
内阁呈上来之后,罗玉龙只是翻翻,看看了大节,就在上面批了一个红字“准。”
随即这一封奏折被一式三分分别在内阁,罗玉龙身边,还有藏书楼存档。如果说,大夏在罗汝才时代,还是一个草台班子,但是罗玉龙时代,江南士大夫已经登上了大夏最高权力的舞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