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罗玉娇的决断(3/5)
苏州是织机甲天下,任何地方都不能比的。但是南京却是张轩夏军入主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有造船场,制造局,铸币局,乃至大量官营的私营的关联作坊。
这些在作坊工作的工人,大多都是不种地。如果粮食腾高,两个城市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虽然货币过量,仅仅是粮食腾高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大量粮食直接征召为军粮,不能放到市场之上。
只是主要原因是万万不可能更改的,只能限制银币投放量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银子不够了。
几乎朝廷手中所有的银子,都是银元了。
朝廷的三大开支,铸币,正常赋税,还有国债。前两者都没有办法了,张轩早已交代了,将加税只能是万不得已的手段。
前面的琐事,都在姚启圣的安排之下,一一安排好。
真正让群臣近乎分裂的矛盾,就是在加税,还有继续摊派国债了。
这让群臣几乎兵戎相见。
虽然张轩一直在说,朝廷一定会还债的,但是大部分文官,将国债这一件事情,当成了汉武帝的白鹿币。
就是汉武帝从山林苑的白鹿上割下一块皮,直接定价为黄金一斤。而朝廷不过是打一个白条,说要还的,就从民间收刮了两千万两之多。
这个效率比汉武帝快多了。
如果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觉得皇帝大抵还是能还的,但是而今大部分人对皇帝能否还钱,已经不抱希望了。
两千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别的不说,恐怕朝廷一年的赋税有什么未必比这个多多少,而朝廷有这么多事情要办。总不能不给官老爷发官俸,却还钱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