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4/5)
由于漕运断绝,关宁兵的饷粮比起之前也锐减了大半。而且自从孙传庭带着秦兵撤到京师附近以后,朝廷饷粮借优先供给秦兵,辽兵之饷就更少了。后来山东总兵刘泽清,又从山东东昌府逃到畿辅,也分走了部分饷粮。
吴三桂是宁远总兵,高第是山海关总兵,李辅明也是关宁军建制下的前屯总兵。他们三人都是辽兵代表,自然要为辽军团体寻找出路。
而吴三桂通过已经投降清军的祖大寿这条关系,渐渐察觉到了清军真正的意图所在。他知道明朝朝廷即使挺过了闯军这一劫,前途也是非常渺茫的,所以现在就升起了养寇自重、保存实力的想法。
吴三桂不仅打着清军的名号往北京索饷,而且在马世耀率领闯军精骑撤回白沟河以南后,也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而是等待诸军汇集后,才徐徐南下。
他的用意,自然是不愿意自己拼命打先锋,消耗掉太多的本钱,动摇到今后的地位。
直到山海关总兵高第、前屯总兵李辅明、山东总兵刘泽清,还有被明军视为扭转乾坤之绝对主力的清军兵马一万多人抵达白沟河附近以后,吴三桂才总算有了发起进攻的打算。
但吴三桂的拖沓行动,则给了李来亨和刘芳亮以充分的自由行动时间。湖广闯军的器械精良、纪律严整,早已经过了砀山之战的证明,不用再做过多的赘述。
刘芳亮的左营部队,虽然不比李自成亲自统率的中营亲军强悍。可却是闯军五营之中,战马配置数量最多的一支战役兵团。
早在商洛山时期,刘芳亮就掌握着闯营里唯一一支马队精骑。他是闯军中最善于指挥骑兵作战的一员名将,在接得马世耀军情的第一时间,便有条不紊地布置好了保定城的防务,然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至固城镇,稳固了闯军在白沟河南岸的防线。
当明军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总兵李辅明、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三总兵共约三万精兵汇集时,闯军已在白沟河南岸完全展开部队,形成了有力的防御态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