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生(2/5)
不想回家?洛彬的话让李破虏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虽说随营学堂中包吃包住,生活待遇也算不错,但那是对穷户而言,相比较士绅家庭,生活待遇肯定还是有所下降。更何况学堂中规矩严格,生活作息都要按表而行,活动范围也有局限,若是穷户不想放假,想留在学堂吃免费的饭菜,那李破虏还能理解,可洛彬分明是绅之家出身,不愿放假回家、而想留在学堂之中,又是什么道理?
洛彬看李破虏一脸不解,便解释道“一回到家中,我爹就成日要我读些没有意思的经书,也不许我和同龄的伙伴们在外玩耍,活个什么意思?不像咱们学堂之中,每日都有李教员李哥讲解古代行兵打仗的事迹,有时候还能听得白大人来讲一讲庄稼人是如何垦田开荒,还有高大人会来说天下山川地理的有趣之处,哪一个不比回到家里,关门闷头读五经要有意思呢?”
洛彬所说的白大人、高大人,自然指的就是白旺和高一功两人。
其实除了他们两人以外,其他像方以仁、郭君镇、郝摇旗、马宝、严薪等人,只要有时间,都会被李来亨叫去随营学堂,讲上一两节课。
课程内容也不拘束于李来亨早前给李破虏等人制定的教学纲领,而是即兴发挥,讲什么都可以。
像方以仁有时讲一则史,有时又讲《战国策》上纵横家的故事,白旺和高一功也都是讲他们最擅长的领域,特别是白旺还会向学员们解释营田新法的奥妙,使得闯军的政策更为贯彻下去。
更何况随营学堂聚集了不少岁数相近的少年人,课程内容又不局限于呆板的五经,而是兼顾地理、农学、戎事、体能……项目众多,像李破虏这样细心的教员又能寓教于乐,同学员们打成一片,因此出现像洛彬这样不愿意放假回家的学生,也就并不奇怪了。
尝过新生活的他,对家中那种闷头读书的日子,自然会有所反感。
但李破虏还是对此感到哭笑不得,洛彬能够习惯并且热爱上随营学堂的生活,说明李来亨改造、教育士绅子弟的计划十分成功,但李破虏可没有权限把学生留在学堂里,年关将至,洛家长辈找上门来,你要他怎么解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