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3/5)
只不过李来亨麾下的殿中军大批军马入城,战蹄之声如风如雨,即便这些明朝降官大喊大叫,也都被淹没在军马声中,李来亨是听不到半句的。
不过明军、清军俘虏之中,各自有一批一等一的聪明人,从这句话中又为自己的投降变节找到了一条相当出彩的理由
“天既生贞观圣主,岂不生魏征之臣?大丈夫名节既然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
不少对大顺军内部政权组织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特意将李来亨吹捧为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的“贞观圣主”,如此顺便就能够以曾事隐太子李建成、后又臣事唐太宗的魏征自居。
这些人一位觊觎求用,但其实根本对大顺行政体制一窍不通,对于平江南、伐燕都的大略也没有丝毫见解。李来亨只将这群人的声音当做放屁,吩咐宋企郊和谢徵严加筛选,多刷下去些没用的文人书生。
李来亨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了清扫清军残余力量上面,徐州会战结束以后,他派遣了郭君镇率领三万兵马北上收复失地,并且协助正在泰山一线抗击阿济格南下的顺军殿前军兵马,而对南明,则只派郝摇旗带领马队两千追击,收取江北之地。
李来亨的用意是很显然的重北轻南。
这是由于多尔衮虽然投降被俘,满洲人的壮年人丁被消灭过半,可是在燕都代善、太原济尔哈朗、西安吴三桂和济南阿济格的手中,估计还控制着超过十五万的兵力,其中满洲、蒙古一系的八旗兵,估计也还有两三万人左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