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2/5)
之后礼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道“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原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故此11月高丽新王再遣高丽艺文馆学士韩尚质,到大明帝国上表称“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最后礼部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ii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大明皇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高丽新王李成桂,在遣高丽门下侍郎兼赞成事崔永沚,谢恩又遣高丽政堂文学李恬,送大明之前颁赐给前朝的高丽国王之印,并请更国君名为「李旦」。
就这样高丽新王接到大明帝国诏书之后,再穿上大明使臣送上的郡王冕服,正式加冕成为大明附属国郡王藩,并改国号高丽为〈李氏朝鲜〉改己称为「李旦」。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4月,李氏朝鲜太祖郡王李旦(李成桂)为免除后患,直接派遣李氏朝鲜中枢院副使郑南晋、李氏朝鲜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杀高丽恭让郡王及其二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