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绒中心(2/5)
还有人说他在显州包庇崇国公,参与储君之争。
或有人说他在位十一年,在幽州拿了不少钱。
一时间,民间众说纷纭。
第二日,报纸的头条是有关于敦煌到高昌城的公路修建的问题。
一时间炸开了锅。
有人立刻点评道“朝廷收复高昌,必然会重开汉唐丝路,高昌将是大宋再西域第一个军事重镇,以及经济中心。”
“修路!运输茶叶和丝绸,现在谁去高昌谁发财!”
谁去高昌谁发财?
几个月前,关于青唐城也是这么流传的。
听说,那批去青唐城的人,现在过得的确很不错。
依然是那个笔名叫唐哲的笔者,他写了一封关于《西域之论》的文章,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阐明了高昌对未来朝廷在西域的重要性。
如今,大宋领土纵深入西域腹地,复兴丝路是必然趋势。
作为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前幽州知府李光,被调到高昌,绝对不是贬谪,而是委以重任。
最令人兴奋的是,朝廷打算巨资在高昌、敦煌、兴庆府和长安、洛阳和东京之间修建公路。
这让民间诸多商人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
显然,这样浩大的工程,要调动数百万民夫参与进来,至于朝廷要投入多少钱进来,现在没有人知道。
这也是赵桓现在正在考量的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