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张面孔?(2/5)
李纲连忙道“遵旨!”
“谢天子!”
这个皇帝虽然莽了一点,但却并不小气,只要事情做得好,该赏的他一分钱也不少,甚至比前面几任皇帝出手都阔绰。
或者说,对忠君为国的大臣,关心无微不至。
但若事情没做好,那真的是翻脸就不认人了。
商议完之后,政事堂的徐处仁、唐恪、秦桧和三司衙门的周朝留了下来。
周朝道“陛下,去年整年的支出达一亿万贯,其中枢密院开支达四千万贯,俸禄、军功赏赐、伤员抚恤共计二千七百万贯,军备一千五百万贯。政事堂四千万贯,其中官员俸禄三千万贯,修建幽州,迁移百姓,扩建东京城,总投入分别为三百万贯、一百万贯、六百万贯。翰林院三百万贯,主要是兴建学校,编排书籍,招募授业先生;另外,科学院花费一百万贯,主要是人员俸禄、书籍、工具;督察院十万贯,主要是人员俸禄;皇城司一百万贯,主要是人员俸禄、出行费用;康王的市舶司,一千四百九十万贯,主要用于扩建港湾、船只。”
“去年整年总入账七千万贯,因为减税和废除徭役,税收大大减少,加上盐铁、茶叶、酒等收入总和,仅两千七万贯,中原查抄逆党家产、朝廷官员家产、南方逆党家产,共计二千万贯,商部去年收入七百万贯,东京城扩建卖地收入一千三百万贯,市舶司海贸收入三百万贯。”
徐处仁面部抽搐了几下,作为政事堂的老大,真正从政事堂出产来的一共也就两千七百万贯,这个数字,比前年的八千万贯,要少了五千三百万贯。
主要还是皇帝一任性,将税大大削减了。
而新增加的商税,许多地方都还没有彻底执行下去。
例如陕西路、例如成都路、夔州路、两浙路、江南两路,甚至包括中原,也是六月才开始推行新政。
而河北路、河东路又因为战事,损失惨重,今年的税连往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徐处仁记得今年六月,皇帝给他下了两大任务一是到来年的总税收要达一亿六千贯;二是中原百姓的平均收入要翻一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