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节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2)(3/5)
还怕他们不主动学习和研究中国经典?
“将军,您因何发笑呢?”不知道什么时候,韩增走到了张越身旁,这位新扎护羌校尉,是十天前来居延的。
他来居延,除了述职,便是看望乃妹韩央——韩央现在已经怀孕,正在养胎。
韩增闻讯,自是高兴万分,马上丢下令居的事情,借口述职来居延省亲。
“韩校尉啊……”张越回头对这位小舅子笑了笑,话到嘴边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没有什么,只是见居延日渐转好,故而心喜!”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特别是在这西元前的时代,民族主义这种东西,连提都不要提。
张越可不想,帮别人觉醒。
……………………
然而,张越不想,不代表别人感知不到。
千里之外,龟兹王都延城。
乌孙使团,正在有序入城。
这次奉命出使的乌孙正使,名叫渠糜,乃是乌孙昆莫翁归靡的外甥。
在乌孙国内,担任着大禄的职位。
所谓大禄,就类似于中国丞相,乃是乌孙最高级别的大臣。
否则辅佐昆莫,治理国家,协调各方。
故而,这次渠糜亲自来使,代表了乌孙人的诚意与修好的态度。
在城门口,渠糜看到了一个龟兹人被吊在城门上,满身伤痕,血肉模糊,他不停的痛苦哀求着。
“这是怎么回事?”渠糜好奇的问着迎接他的龟兹贵族“他犯了什么罪?”
“偷窃!”负责迎接他的龟兹贵族答道。
“嗯?”渠糜皱起眉头,道“我记得贵国偷窃不止于此啊?”
作为乌孙大禄,渠糜对西域的主要国家都有了解。
更不止于此代表乌孙昆莫来龟兹与匈奴人谈判、协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