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节 争权夺利(2)(3/5)
要靠军队和官府的威权下场弹压、催促,才能推进工程进度。
但,到了如今,引淮入汴工程一开始,便得到了整个徐州和河南郡、河内郡甚至河东郡的士民官吏的鼎力支持。
工程进展速度非常快。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亦是大势所趋的可怕所在!
这让这位陛下在感到欣慰和开怀之余,却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引导这力量为己所用。
没有人会喜欢不受控制的力量。
哪怕这力量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特别是君王!
所以,天子向前微微一步,看着群臣,握着手里的斩白蛇剑,朗声道“朕闻有士人议论说夏之政忠,忠之弊,小人以野;故殷商承之以敬,敬之弊,小人以鬼;故周救之以文,文之弊,小人以薄,欲救薄,莫若以忠,此天之道循环往复也……”
群臣听着,都是低下了头。
五德终始说,是汉代流行最广的理论。
基本上这个理论甚至已经推广到了连乡下不识字,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亭的农妇也知道,甚至懂得其意思。
但,这对统治者,特别是君王来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五德终始,等于是说,汉之德迟早将衰,而汉之政迟早要亡。
而且,会亡的很快。
只要有新王顺应天意,振臂一呼,这刘氏社稷,顷刻就要轰然倒塌。
汉家帝陵将沦为如周天子陵一样,孤零零的矗立在地平线上,任由盗墓贼玷污、亵渎、窃取、破坏的宝库。
这是刘氏天子的噩梦!
但偏偏,一直以来没有可靠的理论和学说来抗衡。
甚至,刘氏天子在舆论界和学术界里,一直是反面角色。
乡野之间的儒家学者里,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缓则。
特别是齐鲁吴楚的儒生,简直恨不得新王马上出世,干翻长安,再建社稷。
面对这些缓则,长安朝堂实际可以用的手段,其实不多。
因为那些文人狡猾的很,只是暗搓搓的散布相关言论,或者借古讽今,拿着项羽、秦始皇的幌子,讽刺着当政君王和大臣。
更要命的是,这些言论与舆论,甚至连刘氏的宗室甚至诸侯王、太子、太孙都被影响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