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门阀

第五百一十二节 希望之地(2)(2/5)

目录

他们暂时还不需要担心,刚刚赚了钱,还没有来得及焐热,就被工商署的官吏上门,要拿走一部分。

“本官去长安之前,曾经下过公文给工商署诸君……”张越看着众人,缓缓的问道“要求工商署,尽快制作一整套标准的度量衡,以此便利民众……不知道如今这个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书同文、车同轨,一度量,这是秦并有天下的标志。

只是,到了汉季,曾经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再次变得混乱了起来。

这主要可能得黄老学派来背这个锅。

因为,当年执政的黄老学派政治家们,秉持的是‘只要百姓不犯法,哪怕他想炸掉地球也随他去’的态度。

这造成了汉家文景之间,天下工商业的极度兴盛与繁荣。

同时也造成了整个度量衡标准的紊乱。

要知道,在当年,为了赚钱,那帮奸商可是什么事情都干过!

私钱泛滥的时候,往钱币里掺铅和铁的,是有良心的商人。

没良心的家伙是在往铅、铁里掺铜!

更可怕的是,这些家伙铸钱极不走心。

各种钱币的重量大小不一,很多钱币打着八铢钱的旗号,实际重量不过五六铢。

但黄老学派的政治家们对此熟视无睹。

在他们看来,人民并没有犯法啊!

因为国家没有规定说禁止私人铸钱!

所以呢,他们决定将这个事情让‘市场’来解决。

结果就是市场,果真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麻烦——你说我的八铢钱是六铢钱是吧?泥腿子!睁大你的眼睛仔细看看,俺这铜累到底几铢?

是的,这些聪明的家伙,自己私自做了称钱的铜累,然后自己制定了符合自己利益的标准!

反正,农民连字都不认识,轻轻松松就可以打发了。

但这还只是汉季前期度量衡标准紊乱的情况之一。

在其他几乎所有标准中,一切都已经乱了。

譬如说,在关中地区,土地行秦代大亩制度,一亩地广二百四十步,宽一步,而在关东多数地区,一亩地是广一百二十步宽一步,而两者要交的田税标准是相同的……

也譬如说,在长安,一石粮食重四钧一百二十斤。

但民间有聪明人发明了小斗,有些小斗仅为官方斗器的三分之一。

他们借粮食给农民就用小斗借,收债的时候就换大斗……

于是,整个天下几乎都是一片混乱。

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为了避免被人坑,甚至至今都不接受钱币交易。

他们只愿意以物易物,或者用布帛交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斗罗开始打卡 神运仙王 多少傻姑娘借追星的名义动了真情 万败帝尊 另类保镖:龙潜都市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神医如倾 当杠精男遇上作妖女 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 炮灰攻略之爱妃很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