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朝廷无下限(3/5)
于是担心失去时机的皇帝越过政事堂的诸位宰执,直接通过宦官向前线将领下令出击。
江淮一线三位军事统帅中,淮南西路的翁书平对此事最为积极,很快下令手下部队开始集结,并且准备出击。
只是翁书平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作为文官他也十分瞧不起手下的将领,再加上江南禁军出身的军官团队与以江北流民为主的士兵之间的官兵矛盾,此时的淮南西路军(前身是徐世柳的顺义军)已经堕落到跟江南禁军差不多的水平上了。
因此翁书平虽然积极筹备出兵,但他所妄想的十万大军直捣泉城根本不可能实现——开始集结一个月后,他手下能实际出动的部队也不超过三万人,就这还得为空饷再打个折扣。
前线备战状态最好的其实是徐世松指挥的淮南东路军和徐世柳指挥的荆湖北路军。
然而两人都是徐家人,且都反对进攻齐国。
徐世松对来传旨的中使表示此时进攻齐国十分不妥,不仅会寒了前线与鞑子及汉奸作战的将士们的心,还会对朝廷的信誉造成打击,让民间误以为朝廷跟鞑子及汉奸有所勾连。
但是隆道皇帝圣意已决,他把徐世松的劝谏当成了徐家长房长子叛周投齐的证据。
七月初三,在再三要求徐世松出兵不果后,第四次出现的中使直接带着一队缇骑在淮南东路军军营中把徐世松逮拿下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