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货币(2/5)
好处是,徐世杨在和亲船队中获取了大量硬通货。
岁币中有三十万匹绢,徐世杨不打算让它们进入流通,得找机会把这些东西外销出去。
三十万两银,直接当做货币使用实在太亏了,徐世杨打算把它们铸造成银币,目前的想法是,面值一两的银币含银85,铜15。
这样,徐世杨手中的30万两白银,可以铸造大约35万枚银币。
正好和亲工匠中也有铸币工匠,可以用来做这种工作。
徐世杨打算把银币的兑换率暂时固定在1比1000文大周制钱上,这个价格略比现在一两比一贯半(1050文)略低,但也没低多少,基本可以算作一两兑换一两。
考虑到银币质地稳定,制作精美,这些溢价估计是能够被市场接受的(另一个是时空,西班牙鹰洋之类的银币就曾经占领过相当大一部分国内货币流通市场),这样的话,徐世杨可以获得将近5万两“铸币税”,比抢钱都快!
辅币的话,完可以用岁币中的铜钱顶替,这些大周制钱仅官面上就有205万贯之多,除了可以用以对外贸易,徐世杨打算拿出其中一百万贯,在青州控制范围内流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