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无题(2/5)
只想着过安稳日子的,可以买国债吃利息。
甚至不舍得那点田地,保守到连国债都不信任的,也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些扶桑奴、交趾奴之类,在自家土地上勤劳耕作——奴隶签死契,在官府地位等同于大牲口,用起来比雇佣佃户舒服多了。
当然,最后这种人很少,更多的人,是选择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购买几个奴隶照料家中祖田作为退路,另一方面把余粮余钱投资工厂或国债,争那一份发财的机会。ii
综上所述,不管是底层平民还是社会地位稍高一点的自耕农、财主,之前对帝国持负面态度的,其实只有那些习惯以武犯禁的侠,和喜欢以文乱法的儒。
而《周史》案之后,有些轻侠和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有些坐歪了的儒士反而对徐世杨和帝国有了一些好感。
对侠客们来说,徐世杨那个对汉人宽大处理的批示,让他们觉得徐世杨这个人至少不是个暴君,那种想象中的暴君横行暴敛、欺压良善的场景,至少在汉人中不会发生。
那么,他们对抗朝廷,为民伸冤,就成了自以为是。
人就是这样,不管事实如何,若是认定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那么他做多少没下限的事都是正常的。
但若是正好相反,那么人做事的信心和决心就会崩的十分夸张。ii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