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拜天(4/5)
一行人将车马安置妥当,留下骑军兄弟看守。陈醉,婵儿带着阿九和孟立虎带着准备的重礼,四个人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路径走进神庙。
再过些日子,致儿就要在这里举行开元祭天大典。她亲政两年有余,却还是第一次主持这最重要的皇家祭祀活动。之前都是由赵氏皇族的当代族长赵俸炆主持的。虽然在礼法上有点不合规矩,但因为斩经堂唯一的大天师坚持大典需由赵氏长男主持,最有资格反对的赵俸侾又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个事情便一直这么办了。
今年不同于往年,陈醉从西戎草原带回了玄黄宝印,交给司文晓转带给宁怀古,最后由宁怀古带入京城敬献给陛下。玄黄重光,乃是值得整个炎龙一族为之骄傲的大事。正是宁帝陛下德济天下,感天动地,才会有此祥瑞吉兆。怀古先生趁机主张今年的祭天大典由陛下亲自主持。这一次斩经堂的大天师却没什么异议。
这是一个对致儿来说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大赵的江山最大的问题是权力不够集中,人心不齐内耗太大。赵俸侾本是最有机会乾纲独断的,但是他却过于关注军事方面的事务,对朝政局势民政治理却不感兴趣。圣后和外戚是一党,勋贵和赵俸炆为首的宗室皇族又是一党,他们各自为政,在朝堂上保留着各自的话语权,只要小心不去触碰赵俸侾的逆鳞,他们就能继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
老宰辅是唯一支持陛下亲政的,名义上他的权力很大,但他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办了。实际上赋税钱粮人事任免的实权都不在他手上,那些身居高位的门生故旧虽然很尊重他,但却不可能跟这位两袖清风老宰辅站在同一阵营。所以在朝堂上他的话语权很有限,最多只能代表一个不同的声音。无论他喊的多响亮,那些人权做耳旁风。
这个道理很简单,手里头没有兵把子和钱袋子,法典赋予的权力便只是一纸空文。不管你是君权神授的皇帝陛下,还是宰执天下的当朝宰辅,手里没有杀人的刀,又给不了人家想要的,拿什么让人家跟着你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