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

【0252 会徽会旗钞票】(4/5)

目录

整个韦宝手下人后面造的建筑,都采用了玻璃窗户。

韦宝看手机时间,才发现快凌晨四点钟了!

没有想到做完这一套工作,没有想到居然用了整整一个晚上?

不过韦宝还是带上了欣慰的笑容,满意的躺下睡觉。

4个小时之后,徐蕊来唤公子起床。

“公子,该起来了,甲外等着公子召见的所有乡民都来齐了。”徐蕊轻声道。

韦宝哦了一声,揉了揉有点酸涩的眼睛,一咕噜坐了起来。想到今天要做的事情,完没有起床气。

内心里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做出要保六千多乡民的决定之前,很纠结,但是一旦下定了决心,韦宝觉得充满了力量,那是一种保护者才能有的感觉,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帮助人的感觉,到底比害人的感觉爽的太多!韦宝欣喜的暗忖,害人之后,当时不爽,事后更是时常觉得不安,虽然出于自保,向动物之间互相搏杀的方式,也是万不得已,但那肯定不是韦宝期待的生活方式。

韦宝提上内褲,道“进来吧。”

徐蕊和王秋雅推门进去,两女麻利的帮公子起床穿衣,洗漱。

虽然昨晚上睡眠不足,但韦宝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秋雅侍候我早膳吧。”韦宝走到案台边上对徐蕊道“你来,把这些地方的画像给我补上去,画我的头像,画帅一些呀。”

徐蕊看着几张纸上都是长方形的图案,奇道“总裁,这是啥?”

“这是钞票!”韦宝喜滋滋的说出了自己发行钞票的构想。

徐蕊和王秋雅闻言,都说好!

“用记账的方式算工钱,算各家天地商号旗下商号的商业往来,太麻烦了,而且容易出错。”徐蕊笑道。

“是啊,要有一样类似银票的凭证,一切便简单的多了。”徐蕊也笑着接话道。

一开始,银票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银票”。这时的“银票”,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银票铺,并在各地设银票分铺。

由于银票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银票”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银票”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银票”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银票”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后来银票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银票”信誉。

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银票”,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银票”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银票。

但并非所有的银票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银票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银票”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银票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银票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银票——“官交子”。

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银票要早六七百年,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银票。

“官银票”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

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

首届银票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银票”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农女有毒:王爷,请自重 美女总裁的超品高手 五零俏军嫂养成记 帝疆 贫穷贵千金之高薪第一宠 特种猛龙在都市 乡野村民 女王大人饶命啊 我真的不想无敌了 绝世剑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