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

【0175 拜见杨麒】(5/5)

目录

就韦宝现在对明末商贸的认识,想从永平府到河间府,这么紧挨着的两个地区,把商路畅通,都难如登天,更不用说更大的范围上编织商贸网路,那更是步步维艰,需要超大的毅力,和高超的手段,朝廷上没有这种风向,民间没有这种土壤,所以明末很难养出清末的盛宣怀和胡雪岩那一类红顶商人。

盛宣怀背后有李鸿章和淮军撑腰,胡雪岩背后有左宗棠和楚军撑腰。这和明末的情况很不同。

明末官僚阶级把持了国家政策,导致商税收不上来,没钱自然干什么都不行。地主阶级出身的官员大量兼并土地,利用官身合法不纳税,而且他们自己经营的小农经济商业也被他们以爱民如子的口号给庇护收不到税。

卫所制度制度崩坏,普通军队丧失战斗力。

边军虽然有一点战斗力,但是被军官吃空饷吃得严重,边军实际已经军阀化。

晋商买通边军,向满清走私粮食军械,传递消息,顺便负责销售劫掠的赃物。

这种从上到下彻底腐坏的官僚阶级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些实际上都是制度的不断恶化,在商业上的具体表现。

韦宝现在只是一个中小等级商人,所以只能从商业层面往大局看,还到不了更高的层面看问题的角度。

韦宝觉得还是得由万历皇帝来背这个锅,大明就是被这家伙玩坏的,明朝初期和中期,整个体制还能勉强运转,到了万历朝初期,张居正改革,如果把这些弊端改掉了,推陈出新了,整个帝国又将焕发青春,可惜万历皇帝因为个人原因,在张居正死后,把改革成果部推倒,甚至大踏步倒退,导致政策层面更加恶化了。

明初的卫所制度跟兵户制度很完善,可以短时间低成本动员起来大规模能打的部队,明末这两玩意败坏,连北方边境的卫所都败坏的不成样子,这时候其实靠的是将领自个组织训练军队,成本自然上升。

封建税收是很鬼扯的,明末人口肯定比明初多,但地方败坏后,中央看到的国家户口反而会减少,一部分被地方大户并掉了,另一部分干脆是隐户。

明初期赋税较轻,民众都有同一个目标,吃饱穿暖比以前的朝廷强,老百姓本身手里可以攒几个钱。

明末赋税重,吃不饱穿不暖,攒不到钱,朝廷政策变态,民不聊生,党争愈演愈烈。归根到底,是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攒不下钱看不起病,咋折腾都是死。还不如造反。

所以,韦宝觉得一切一切的根本是老百姓经济问题。

这些要想得到改变,是复杂艰难的大手术,不是弄两项农业新产品,弄一堆工业新产品就能改变的。

现在就是整个大明都是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到处是三季稻,杂优水稻,到处都是大胖小子一般大的农产品果实,到处都烟囱林立,工业发展起来,不解决根本的经济问题,只能导致上层皇权更加无力控制,底层老百姓更加加重的被剥削,中间的大地主大官僚集团吃的更加肥胖,只会加速整个帝国倒台的速度,加速满清捡大漏的历史进程提前实现而已。

所以,韦宝现在的心态是很端正的,他不是五毛愤青,他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生活过得爽,好好享受一下上层社会的生活品质,他实际上已经做到了,甚至可以过得比皇家,比这个时代大部分的达官贵人的生活更加奢华,要想改变整个国家困难,现在韦宝手中光是现银就超过十万两纹银,换算成现代的金钱价值,已经是五千万等级的富豪了,要满足个人的奢侈生活愿望,没有任何难度。

如果要说韦宝除了个人生活品质,再增加一项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希望天下和平,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大明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否则纯粹只顾着自己个人的奢侈需求,就太狭隘了,人也会退化,成为脑满肥肠的蛀虫,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地主恶霸没有分别。

韦宝对自己的要求是成为一个勤劳,智慧而且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虽然他知道这点对于他来说很难做到,但他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自己过的好了以后,想办法让自己能力范围达到的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继而将生活品质提高到温饱层面,这就是韦宝对于个人发展的要求。

在床上想了一会儿,理了理头绪,也为韦宝最终决定去一趟吴家,鼓了劲。

要不然他没有决心要走这一趟,倒不是怕危险,光天化日的,他相信吴家还不至于随便杀一个到访客人,主要他担心自己很有可能连门都进不了,就被人家轰出来。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农女有毒:王爷,请自重 美女总裁的超品高手 五零俏军嫂养成记 帝疆 贫穷贵千金之高薪第一宠 特种猛龙在都市 乡野村民 女王大人饶命啊 我真的不想无敌了 绝世剑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