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经营东江(求个月票)(4/5)
还有利用朝鲜的煤铁资源,先建个工坊制造生产生活工具,再扩大产能,打造兵器盔甲,也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让辽民别闲着,尽量都有活儿干,才能创造价值。
对于皇帝的想法,王一宁也是殚精竭虑地加以落实,有些措施已经见到了效果。
…………………
海风吹在脸上,凉意已显,却并不让人感到寒冷。
拂开额前的几丝乱发,英子看着海滩上那一大群或游或跑开心觅食的鸭子,又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海水退潮,正是放牧鸭群的好时候。海草、小鱼、小虾、螺、蚬等海中生物,便是鸭子的美餐。
除了鸭子,还有一群大鹅,象威武的将军,昂首挺胸地在滩涂上傲然走动。
多半个月的时间,英子总算是和这群恶霸混熟了。想起曾经被大鹅追着咬的狼狈,英子还觉得有些尴尬。
大鹅鸭子送到后,本来是想分到各家各户饲养,但要每家都抽出人来放鸭养殖,既浪费人力,又很不方便。
经过商量,新任的民政官张柱子拍板决定,鸭子和大鹅统一喂养,是岛民的共同财产,肉蛋均分。
英子和另一个姑娘便成了养鸭总管,每天一轮换,每月能多分两升杂粮。
而岛上百姓的生活境况又有了好转,粮食虽然还是不充裕。但渔业的发展,却很大地弥补了缺口。
烤鱼,香香脆脆,骨头都能嚼着吃了。
英子把手里赶鸭的长竿插在沙滩上,从兜里掏出烤鱼,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辽东黑土地迁来大半年了,她也适应了海岛上的生活,甚至有一点点满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