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向丁力同志学习(4/5)
武康不由得另眼相看,卢三郎刀子嘴豆腐心,对手下还是很照顾的。那一贯铜钱,抵得上丁力一年薪水。想必在唐朝,丁力除了自认倒霉,也不能状告卢三郎,以茅坑太深为借口,索赔八十一贯吧?
丁力,丁力怎么如此熟悉?脑中歌曲旋律响起,武康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熟悉,上海滩嘛!记得是华仔饰演丁力,和国荣饰演的强哥,在电影里抢冯程程。
两位丁力挺有缘分,现在这位,孩子淹死在茅房;电影里的那位,也是靠茅房起家,给市民倒马桶,最终成为上海滩一代枭雄。
丁力倒马桶?大有可为呀!不禁想起来酒楼前,胡同里看到的粪堆,以及往粪堆倒粪桶的仆人。思维开始发散,模糊的想法萦绕心头,且越来越清晰。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种地用的肥料,貌似只能是有机肥,也就是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
后世造粪大哥牛和猪,在唐朝就是个弟弟。牛大哥极其稀缺金贵,就拿武家村来说,几十户人家公用三头牛。每到农忙时,还得租官府的牛;猪二哥因为没阉割技术,长的非常慢,肉也不好吃,被贵族们视为贱肉,农夫也很少养。
武康也曾想阉猪,无奈只是体育老师,不像穿越家前辈那样万能!别说阉猪了,在哪下刀都不知道。这个时代最普遍的,是养羊、鸡鸭等,这些弟弟们造粪量太小。
制造有机肥的重担,自然落在人身上。人粪对于城外农夫来说,是肥沃土地的营养品;对于婺州城市民来说,则是令人作呕的排泄物。
如果向丁力同志学习,雇佣一批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倒马桶、清茅厕。把肥料堆在城外发酵,农耕时低价卖给农夫,应该可以吧?
这样做好处多多!首先净化婺州城环境,给自己添一笔政绩;其次发笔小财,就算不挣钱,也得赔本经营。只求给手下不良人,找个合法收入来源。
最后为农业做贡献!作为农村人自然知道,庄稼施不施肥,施多施少,对产量影响颇大。如果农夫多收粮食,就能少挨些饿。这样说来,一举三得有没有?俺也太聪明了吧!
武康心里美滋滋,正做着白日梦,大腿被人捅了下。瞬间反应过来,发现捅他的是崔五。酒席上静悄悄,所有目光聚焦,目光中都带着不解。
这就尴尬了,武康干笑两声,讪讪道歉“那个不好意思,某走神了!刚刚说了什么?”
崔五满脸猥琐,怪笑两声调侃“二郎啊,即便如烟有些姿色,即便你气血方刚,即便你们,但年轻人要懂得节制。以后日子长着呢,那种事过犹不及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