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义府流放巂州(2/5)
右奉宸将军辛宏亮,右奉宸长史崔神庆,尚辇奉御苏庆节,三人联名上奏疏:李义府居母丧,在朔望吊哭日,秘密乔装出城。与道士杜元纪,出城东登古冢,窥探候望气色。
意图窥觇灾眚,窃气运改命运,其行触犯禁令,恐有不臣之心。此乃重磅炸弹,占卜厌胜望气,是皇家的逆鳞。当初废王立武,王皇后的罪名,就是行厌胜术。原梁王李忠,因私自占卜,被贬为庶民。
望气更甚前者,如果确有实情,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李九再传制书,详刑少卿元大士,详刑寺丞王千石,左金吾将军赵道兴,联合调查此事。左监门大将军刘伯英,右监门中郎将熊元逸,出具进出城资料。
青城山下杜元纪,乔装打扮逃跑时,被左金吾卫逮捕。对于望气之事,他是供认不讳,详细交代过程。仅仅两天时间,人证物证俱全,联合调查报告,送到了紫宸殿。
九月初四辰时,左奉宸卫出动,配合左羽林军。武康亲自带队,封锁义宁坊,缉拿李义府。包括他的子嗣,李津、李洽和李洋,以及女婿柳元贞。
交给详刑寺关押,同时派左羽林军,封锁整个李府,许进不许出。李家全部房产,包括两市店铺,暂时贴条封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李九发话。
昨天辰时早朝,李九亲自点名:司刑太常伯刘祥道,检校大司宪窦德玄,详刑少卿元大士,组成三司会审。详刑正卿尔朱义琛,重病在家修养,所以由少卿代替。
哪知朝会最后,李九突然作妖,武康检校正卿,主导此次会审。杀千刀的混蛋,明显没安好心,想看乃翁笑话。朝堂早有谣言,当今皇后武氏,手下有五大鹰犬。
左奉宸大将军武康,是头号爪牙走狗,武氏最大的心腹。太子少师许敬宗,司列太常伯李义府,武氏的左膀右臂。西台舍人袁公瑜,兼任着司宪大夫,是武氏的狗腿子。
已故益州大都督,武康岳父崔义玄,是武家的奠基人。所以外人看来,此次三司会审,头号狗咬二狗,典型的狗咬狗。政敌集体高潮,上官仪在朝会上,建议公开审理。 允许百姓旁听,公开公正公平,以明唐律权威,同时警示官员。这位十分狠毒,要把政敌义府,钉在耻辱柱上。武康嗤之以鼻,他在指桑骂槐,怕我徇私枉法。
这些混蛋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早已决定,秉公处理此案,为媚娘加筹码。李义府被下狱,是我谋划施行,我就是掘墓人。该死的许敬宗,做了甩手掌柜,狗屁事都不管。
李九不想如此,太多朝臣复议,他也必须妥协。同意宰相所请,开放详刑大堂,允许官员旁听,禁止百姓旁听。同时再下狠手,给予司空李勣,钦差大臣身份,全程负责监督。
巳时四刻左右,详刑寺大院里,阳光还算明媚。法庭临时搭建,各种器具俱全,官吏全部就位。武康坐北朝南,穿大紫色官袍,戴三梁进贤冠,散发着浩然正气。
两位详刑少卿,左右分站两边,配合武康问案。面前的书案上,五摞案件卷宗,记载嫌犯罪证。共两百零六份,记载着李义府,任职司列期间,卖出的所有官职。包括文武职官,勋官与爵位,文武散官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