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二 匈奴的发家(2/5)
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5年,更是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
也就有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蒙恬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
后来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一直到强大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崩溃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原本奉秦始皇之命驻扎在河套地区,监视和打击匈奴、东胡等诸游牧民族的秦国长城军团也覆灭在了巨鹿之战。
整个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匈奴人趁势而起,抢占了秦军留下来的地盘、营地和草场,然后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击败了东胡,取得了草原的霸主地位。
经过冒顿、老上两代单于的努力,匈奴帝国的疆域前所未有的膨胀起来,从汉地的长城一直到遥远的西域,匈奴人建立起了一个幅员上万里的庞大帝国。
很显然,以匈奴人的文明程度和政治水平,是不可能有效的统治如此庞大的地盘的。
于是,在老上单于统治时期,匈奴人确定了一个类似后世老毛子的双头鹰战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