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访韩相(3/5)
颜真卿负手走了几步,最后他望着屋顶很无奈道“如果事事都是右相做主,那我们这些普通相国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朝廷直接设左右相就行了,明天我也辞去相位算了。”
韩看出了颜真卿内心的失落,便笑着安慰他道“圣上不赞成政事堂表决制度,但不代表他反对多相制度,依我看,最终还是会采用多相协商,右相拍板制度,至于清臣兄也不要太担心,据我所知,圣上打算让你主管吏部,兼任吏部侍郎。”
颜真卿这下明白了,天子实际上是要恢复实相和虚相制度,左右相是实相,其他相国都是虚相,只是有相国的头衔,而不再拥有相国的实权,只有圣上召开重要军国议事时才列席参讨,圣上准备任命自己为吏部侍郎,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那朝廷有几个相国,其实并不重要了,对吧!”
韩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我听说段秀实要加相国头衔,主管刑部,李勉也要加相国头衔,但依旧坐镇中原。”
颜真卿着实有些沮丧,圣上废除政事堂表决制度,实际上就是常衮赢了。
其实颜真卿也知道,说相国表决制度是传统,其实有失偏颇,传统的相国议事只是左右相协商制度。
右相是中书令,负责草拟圣旨,左相是门下侍中,负责审核圣旨。
比如说,中书令右相让中书舍人草拟了一份圣旨,交给天子批准后,转到门下侍中手中,门下侍中觉得不妥,否决了这份圣旨,那么天子的批复就毫无意义了。
所以为了避免天子批复后圣旨后又遭到否决,在天子批复前,由右相和左相事先碰头协商,达成共识后,圣旨才交给天子批复。
左右相协商制度是从高宗时期开始实施,这才是传统的政事堂议事,而相国表决制度其实是从十年前开始的,最初的动机是制衡鱼朝恩,防止身为左相的鱼朝恩利用侍中否决权干扰朝政,后来又是为了制衡元载。
既然鱼朝恩和元载都被扳倒,那么相国表决制度也就没必要再存在下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