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经世济用(2/5)
江安义把话题引到此行的目的上来,他与张克济商量后,决定向书院捐赠两千两银子,年终根据成绩奖励給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大堂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五两银子便足以让读书人在书院无忧地生活一年,二千两银子,可以供四百人次。江安义把每年奖励的数额定在五十名,能供书院奖励八年之久。八年时间,可以参加二至三次科举,很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想起江大人在富罗县捐了万两银子购田助学,发动富罗县乡绅又募集了些银两,书院中来自富罗县的二十多人,家中都有粮钱补贴,可以安心读书,其他的学子对富罗县的学生甚是羡慕,不少人暗下决心,这五十名奖励名额可不能让富罗县的同窗拿了去。吴化友等富罗县的学子则是另一种感受,深感江大人的助学厚情,说什么也要在书院中名列前茅,方不负江大人的厚爱。
“泽昌书院邓山长曾与我谈及,让我在有余力时多资助些寒门子弟读书,生为寒门子,读书上进比富家子天生要难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江安义语气沉重地道“江某曾在富罗县时说过,我一人之力有限,薪尽而火传,将来有一天诸位如果有了余力,不妨也为这笔助学金添砖加瓦,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暂解衣食之忧,安心读书。”
寒门学子心潮澎湃,掌声再一次响起。这掌声听到一些富家子的耳朵中便有些不是滋味,江学录摆明车马偏向寒家子,这黄羊书院以后还有我等的立足之地吗?
门前拦住江安义的邹阳,其父是景阳府的大富商,家境殷实,当即起身,愤然道“江大人,晚生虽然家中略有资产,衣食无忧,但求学上进之心并不比寒门子弟差,大人如此褒奖寒门子,置我等于何处?”
江安义笑着指了指身边安坐的郭胖子,道“这位是写下‘人闲桂花落’的郭怀理,是江某的莫逆好友。郭兄与你一样,家中是富商,江某贫寒之时常到他家蹭饭借书,前去赴考也是郭兄资助,后来折扇生意更是郭家与我家合作,方有江某今日,你说江某对富家子有什么看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