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挥刃斩楼兰(2/5)
易大毛却是撇撇嘴道
“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的,蚁多还是会咬死象的。。小心被人四方八方拥上来,估计不过来就被淹了的下场。。”
在出来执行任务之前,他们这些专属的武装侦查人员,已经被专门输灌过相应西军之中各种藩部的基本尝试和要领。就像是这东、西、南三大部温末联军的来由和存在时间其实很短,前后最多不过数十年的光景而已。
其前身乃是吐蕃末代内乱的时候,各种被吐蕃贵人、官员、军将,带领和迁徙到河西境内的庸(附户和下民)、奴(隶)之属。后来吐蕃人为了巩固统治又给这些庸、奴之属,配备了更多包括唐人在内来自被征服各族的奴隶,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多重压迫和统治阶层。
因此,最初的温末意为奴隶的奴隶。在吐蕃数十年的统治中,他们被“赐部落之名,占行军之额,由是形遵辫发,体美织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多次参与了对于唐地的进攻或是抵御来自唐朝的攻势。“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诗文,便就是这段时期的最好写照。
只是后来到了吐蕃末代牟尼赞普时,吐蕃治下的五茹十八域、六十一东岱,也不可避免的因为佛教和苯教的激烈宗教冲突,引爆了国内外长期积压的矛盾所在。进而陷入到了上层自相残杀而悉补野王族几乎被斩草除根;而统治地方上奴隶、贱民争相暴动大起义的崩解离析当中。
而温末就是在此期间,河西境内大批吐蕃附奴在为了生存,而在甘、肃、瓜、沙、河、渭、廓、叠、宕等州之间,以部族形式相抱团啸聚结境自保,就此形成的大小势力总称。其中小者数千人,大着数万之众,同时还就地收受了源自吐蕃人的田庄、草场、牛羊等遗留产业。
然后又在河西境内的实力派吐蕃大臣论恐热与尚婢婢的乱战中,得以不断壮大起来。最终归义军崛起河西而开始扫平十一州的时候,也不得不有所妥协承认即成现实,怀柔和借助这些大小温末部落的力量,而将其纳入到统治秩序中来。
因此其来源和成分极其繁杂,既有河西、拢右沦为奴隶后被藩化的汉人后裔,也有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吐谷浑和回鹘等西北各族成员;到了吐蕃崩溃的后期,又有大量吐蕃人厌倦了高原动荡的生活,就此逃散在陇西各地;这些吐蕃族裔最后也加入到了,风俗相近的温末队伍中。
所以吐蕃人强行给他们留下来的衣冠饮食和风俗传统,反而成为了这些大小温末部落得以唯一特征。其中,靠近剑南三川的南部温末各部,为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高骈所诱,而由酋长尚延心携领河、渭二州,温末部落万帐迁移到了大渡河流域,“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险,料壮卒为平夷军”,成为了抵御南诏的第一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