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温柔乡(3/5)
"你去过,,朕也去过,,
朕看到秦淮河隔壁那条街,都是酒楼!
酒楼上的明角灯,单单那一条街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天,那边走路的人,甚至夜晚都不用带灯笼。
"陛下,,臣前段时候初步摸排过,,
南京城大街小巷,数得上名号的大大小小的酒楼有六七百家,茶社有一千余家。
至于不在官府登记范围内的小茶社,更是不可胜数。
人无论走到哪条街巷,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烹着上好的雨水。
大的茶社里几乎整天坐满了吃茶的人。"一些富商巨贾、纨绔子弟更是酒楼常客。
而在朱小峰看来,,这些茶馆在传统的商业经济活动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已经不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场所,还具有社交、传播小道消息、增进人际关系等多种附加功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个国家,,如果没有朕,,都要到亡国的关头,,,他们这安闲日子又能过多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是朱家的,,可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改朝换代,苦的最终是小民百姓,
朕的政策,,什么时候才可以在东南畅通无阻展开!"朱小峰感慨道。
"陛下,英明神武,,春秋鼎盛,陛下总会看到令行禁止的那天!"
而在东边的日本长崎,,,
有一个人也在心有灵犀的举杯拍着大明皇帝的马屁,
"我大明皇帝英明神武,春秋鼎盛,,大明京营天下无敌,,如今贸易部成立,,海禁以开,,诸位就跟着郑某吃香的喝辣的就行,诸位,让我们满饮此杯。"郑芝龙高兴的说道。
"乾杯"
"乾杯!"
两排的小日本纷纷附和着干杯。
长崎是日本九州岛西岸的港口城市。长崎市位于日本的西端,与大明南直隶海路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桥梁。
虽然日本的历代幕府都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可长崎却是日本锁国时代少数对外开放的港口。
古时起,长崎就是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窗口,长崎港是日本在锁国时期唯一准许外国船舶进入日本的港口。
由于与中国有长期往来,这里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日常生活,都保留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而长崎也是郑芝龙发迹的起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