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先驱者(3/5)
甚至华夏目前连12英寸的晶圆生产良品率都低到可怜。
众所周知,晶圆面积越大,一片晶圆上面能“生长”的芯片也就越多,厂商们用更大的晶圆岂不是能节省很大一部分的生产成本?
这些不是没有厂商考虑过,但是晶圆有个特性,离中心越远的地方,越容易出现坏点。
随着晶圆从中心向外不停的扩展,出现坏点的数量也会越多。
所以一般情况下,芯片厂商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时候,是不会盲目扩大晶圆的尺寸的。
但是咱们华夏不一样啊,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华夏使用最多,国产规模最大,进口数量最多的还是一些14纳米甚至28纳米的芯片。
像汽车,使用的就是28纳米制程的芯片,就一个字,便宜量大,工艺又成熟稳定,这是华夏进口数量最多的芯片。
没看见俩毛子战争打起来,大毛都打到拆洗衣机上面的芯片去军用了嘛。
华芯国际那边过两年就可以量产28纳米的芯片,如果再加上足够18寸晶圆供应的话,陈尘根本不敢想那个画面该多壮观。
至于说目前的12英寸主流工艺厂商,他们转型的成本过大,所以无论格芯还是三桑,都面临投入回报率不足的问题,但这对于华夏这种基本从零投资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
有了这套技术,上来就可以发展18英寸的晶圆和配套设施。
芯片良品率低?没关系,我们的晶圆足够大,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足够多,可劲造就完事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