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孝顺的杨景行(4/5)
“老公,昨儿你电话里说什么戏选女主角呢?”
“王子昭要拍毕飞宇的《推拿》。”
那三位自然都知道王子昭,杨灵越最早的副导演,去年因为《失恋三十三天》成名的黑马导演嘛。
别说胡婧了,梅亭和秦海路都有些意动。
废话嘛,业内对于王子昭的评价很高,说他虽然同样年轻,但理论和实践的功底同样扎实,镜头语言老辣,与杨灵越一脉相承。
王子昭给杨灵越打过两次电话,一次是让杨灵越看看这部小说和他与毕飞宇一起改编的剧本,一次是说他要找素人拍摄,即全部用真的盲人,都已经在选了。
杨灵越很是认真地说:“我看你特么追求艺术追求的魔怔了,你是要拍纪录片吗?既然你的初衷是为了像《一念无明》引起人们对于躁郁症的关注那样让人们关注盲人,那就要往持续影响力方面去考虑。
你用盲人没问题,但原生态就算了,还是要表演的,你全用就是给你自己设限。
除了选角,还有过审、宣发,都要考虑。
否则你就是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在消费盲人的苦难,也浪费了这部小说。”
于是乎王子昭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杨灵越没有夸大其词。
有记者曾问毕飞宇为什么写《推拿》,他说:“我没有见到过一本真正把盲人做为描述对象的书,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那种真正切入他们内心,走进他们生活中的小说。我没见过,所以我要写。”
毕飞宇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南京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和盲人有过大量接触,后来成为专业作家后由于长期伏案写作得了颈椎病,便经常去盲人推拿。
这些真实经历,让《推拿》这部小说对盲人的描写细腻、深刻、真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