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送到嘴里的肉(1/5)
换血计划在人心深处到底执行到什么程度,陆天明不得而知。
以这年头的价值观,一件夭折的、丢人的国事,当然不会出现在史册中。
但从政事关系上讲,有清晰的脉络,有清晰的事件痕迹。
无论是从皇帝、还是中枢的文武大臣身上,均有国策延续传承关系,并非凭空出现。
陆天明把听来的感悟全送给了孙传庭,不知他能不能领会其中含义。
河套与东虏的计划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那就是河套乃文臣主导,东虏乃武臣主导。
张居正、王崇古、郑洛,他们是先考虑国事,后考虑能不能顺带安排点人事。
英国公、魏国公、中枢武勋,他们是先考虑有没有好处,再考虑能不能做成国事。
若没有好处,英国公根本不可能捏合武勋做事。
贵人吹的天花乱坠,狡辩自己有多无辜,都掩盖不了私欲主导他们。
对待真正的国事,没有被控制的、不参与党争的文臣,永远比武勋更有公德心。
这是人性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