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胶莱海运(2/5)
顿一顿,他话锋一转,沉声道“而且我们也没必要去走远洋海运这条邪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殊为不智。”
“那仁投你的意思是?”顾寰点点头,问道。
“为了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替代方案。”只听宋大掌柜沉声道“我们可以提议重开胶莱河的!”
“重开胶莱河?”厅中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心说这是什么馊主意啊?
在座众人都是吃漕运这碗饭的,自然对有关漕运的话题不会陌生。比如这胶莱河之议,可比‘海运之议’热门多了,几乎每次运河出事,都有人提这件事。由此也能看出,在运河的替代方案中,胶莱河的顺位是高于的海运的。
胶莱河本是元朝为了在漕粮海运时,避免船队绕行山东半岛,挖掘的一条纵贯山东半岛,连通胶州湾和莱州湾的人工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两百里,可以节省八百里海路,还能避海上风浪,听上去很赞。于是忽必烈征发数万民夫,花了两年时间,挖通了这条看上去很美的运河。
但通航后,发现这条运河缺陷太大——山东半岛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势,使胶莱河水流南北分流。因此原本计划中流淌着充沛海水的运河,实际上仍是一条水量不足的淡水河。
所以胶莱河很容易淤塞,而且难以通行大船。海运的船只必须在胶州湾换成小船,才能通过运河。十分折腾不说,损耗也惊人。
加之彼时,海运开辟出更安全快捷的远洋航道,远远避开了沿海一带,让胶莱河彻底成了摆设、所以忽必烈很快就下旨‘罢胶莱海运事’。
但大明的君臣,却始终对这条胶莱河魂牵梦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