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陕州地坑(3/5)
秦汉唐时期陕州地坑院持续发展;汉代有了地坑院式的墓葬形制。宋元时期陕州地坑院的发展基本成熟,在宋代的《西征道里记》中详细记载了地坑院的建造方式以及生活场景;明清时期陕州地坑院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的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地坑院。
民国时期,在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Rudufosky Bernal)着写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向全世界介绍了三门峡地坑院窑洞。地坑院内窑洞的布局与分配受到儒家思想与宗法礼制的影响,地坑院的选址上有农耕文化与中国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
1950-1980年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陕州地坑院建设的兴盛期。主要原因是地坑院的建筑成本较低施工简便,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