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第107章 广府古镇(4/5)

目录

朝元宫,原名大悲准提庵,又名十方院,称为山前第一宫。朝元宫坐东北面西南,共有两进四合院,占地1392平方米,由天王殿、大乘殿、水池房和北侧的华佗庙、三官殿及其遗址等组成。

天王殿,即朝元宫山门,面阔三间8.8米,进深三间7.76米,建筑面积为66.88平方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内座有四大天王像,殿外四柱出廊,门厦飞檐斗拱,厦前为雕玉栏杆望柱的三孔引路石桥,青石铺路刻石雕花。

大乘殿,即为中殿,亦称作正殿维那殿,是朝元宫的主殿。大承殿面阔五间13.31米,进深三间9.20米。大乘殿内坐有千手千眼菩萨,其左右分立着文殊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善贤菩萨和白衣大士。两山墙上绘五百罗汉壁画。

水池房,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硬山小式布瓦顶建筑。

朝元宫北侧的三官殿、华佗庙为砖木石结构,面阔四间,进深两间,亦是硬山小式布瓦顶建筑。

停骖宫

停骖宫,亦名歇马殿,位于朝元宫东处100米,为旧时达官显贵到娲皇宫祭祀、游玩时休憩之所,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殿、南北厢房、门楼和倒座组成,占地总面积为576平方米。

山门,为单檐硬山布瓦顶门楼,为旧时道士休憩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正殿,为砖木石结构,面阔13.80米,进深8.23米,高7.9米,前设出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正殿的山墙及后墙上绘有壁画,女娲出宫图、回宫图、佛道儒三教图等,是娲皇宫现存清代壁画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之一。

南、北厢房为旧时茶水房,专供乡绅富士于娲皇宫游玩时憩息、渴饮。

广生宫

广生宫,地处山脚,为一座独立的依地形而建的四合院,是娲皇宫的四组主要建筑之一。

正殿,即子孙殿,为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之处,亦是供奉广生圣母的场所。

广生宫的明间、次间为槅扇,稍间则为槛窗。殿内梁柱雕刻有龙凤图纹,镶嵌狮子宝瓶,并多以青、绿、白三色彩绘上色。

1986年,涉县文物保管所对广生宫进行重新修缮。

娲皇阁

娲皇阁,共4层,高23米,其上三层阁楼建于石窟之上,为歇山琉璃顶建筑。

石窟为山上最早的建筑之一,建造于北齐,共三间,中间为拱形的拜殿,两侧则是用于保护的石条宝券顶。石窟内面供奉着女娲的金身塑像。

娲皇宫第一层楼阁为清虚阁,南北长11.28米,东西进深5.8米,高3.55米。其南北两侧各设通向二层阁楼的楼梯。

二层名为造化阁,面积略小于清虚阁,南北两侧亦设有通向上层的楼梯。传说造化阁为农历三月三求子所拜的阁楼。

三层为补天阁,西面设为隔扇,南北则为隔窗。补天阁南北西三面均设檐廊,以便于游人远眺。

清虚阁、造化阁和补天阁的部分砖墙上存留有旧时壁画。其壁画内容分别为纣王不敬重女娲而遭灭国、女娲送子和女娲炼七彩石补天。

娲皇阁

梳妆楼

梳妆楼,是传说中女娲沐浴、梳洗、休憩之所,坐东朝西,坐落于娲皇阁的北侧,是娲皇宫山上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之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子授长生 开局天尊,你能拿我怎么地 五灵根 兽世狂宠:娇娇雌性不生崽儿 末世:开局蹬三轮,经营移动超市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 穿越到三界,她励志成为反派杀男主 乱世佳人之土拨鼠之日 七零:下乡后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宠 富豪从倒卖80年代野生海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