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承德普宁寺(3/5)
〖 第一处:宋代摩尼殿 〗
被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
隆兴寺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主体建筑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四面殿身正中各有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呈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着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誉:“这种布局,我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并特意拍照收入《世界建筑史》。
摩尼殿内南抱厦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里转部分,摩尼殿内部的斗拱,摩尼殿梁架结构
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塑像高大、雄浑,气度不凡,均都为宋代原塑。
摩尼殿内宋代原塑释迦牟尼佛像
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绘有明代壁画。现存面积422平方米。东西扇面墙内壁绘“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四抱厦绘护法“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生动地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盘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东西扇面墙分别绘“西方胜境”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 第二处:倒坐观音 〗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
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特别是明朝成化年间的高3.4米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坐观音”(倒坐,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观音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眼神微微向下俯视,目光恰好与礼佛者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泥塑五彩悬山
“倒坐观音”:由于塑像坐南朝北,故称倒坐观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