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表象之后的本质(1/5)
“赵大人,如此咄咄逼人,是否仗着自己刚刚打了几场胜仗,封了一个伯爵,便可以开始轻视国公之位了?
大明朝的爵位封赏,都是严格按照军功排序的。
大明立国二百余年,所封赏的国公爷,也就那么几个。
徐家先祖,朱家先祖,其功绩,都有定国、成国之功。
不知道赵大人,您现在所获得的功绩,是否有定国、成国之威?
按照赵大人凭个人能力封赏的做法,若是那天赵大人年老体衰,打不动了,是不是也要将赵大人的爵位拿出来,重新封赏有功之臣?
如此薄凉之举,难道不会寒了所有将士们的心吗?
一如成国公所言,军伍之人奋勇杀敌,一为报皇恩,一为恩泽子孙后代。
若是赵大人的后代被一个年轻武人所羞辱,不知道赵大人可否还有为国征战的动力。”
周延儒的此番说辞,与朱纯臣的相差不多,可就是这一点细微的差距,就能看出两人的之间的功力深浅。
朱纯臣还只是言明了恩泽后代的问题,周延儒却言明了武将年老体衰之后的状况。
若是一个人的功劳不足以恩泽子孙,那么也不足以给自己养老。
一个不懂得尊重既有功劳的朝廷,似乎也难免被人给冠上薄凉的骂名。
赵平乱仗着自己年轻,便一口一个凭借军功重新封爵,这便是薄凉之举。
如此短视之辈,又有何面目在此庙堂之上高谈阔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