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枪兵战术(5/5)
这些长枪兵的战术,是在临战之时,先摆开整体的枪阵,如刺猬般向指向敌人。当敌骑兵进攻时,外排的长枪兵以枪拒地,只负责拒敌,后排的枪兵则从前排同胞的左右空隙中刺出长枪,将敌刺翻。
一旦陷入混战,长枪军阵则立即由都或队变化阵形,以十人为一个单位,什长居前冲击,四名士卒分别护卫什长左右,另四名士卒则紧随什长向前攻击,加强突击进攻的打击能力,最后一名士卒看护后路、预警、指明敌情。这种以十人为小团体的作战方式,灵活性与攻击能力皆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不失为易云霄在兵种、战阵改革上的一大创举。
另外,因外排的枪兵首当其冲的面对敌人,必将承受对方的弓箭打击,因此,他们的盔甲尤厚。易云霄令外层枪兵皆身着双重甲,内为环锁铠,外面选用较轻的步人甲,两甲之间是厚麻衣,层层防护,虽厚实沉重,但防护能力提高几个数量级。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易云霄发现环锁铠加轻步人甲中间着麻衣的组合,比同重量的重步人甲,更具有防护能力,能有效减缓神臂弩等弓箭对人体的伤害能力。这一点,让李芗泉尤其佩服,这种组合,多少有点后世“复合装甲”的意思了。
其实,易云霄所创的军阵,与后世的“鸳鸯阵”,略有几分相似,于是,李芗泉干脆在此阵的基础上,借鉴“鸳鸯阵”,略为朱雀军枪阵中军兵的位置,并在军阵中开始导入“狼筅”,以图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是张靖等人,皆对“狼筅”的作用不置可否,毕竟他们没有见识过,李芗泉只得说东婆罗国就有这样的军阵,实战效果明显,张靖等也不反对,既然上官要这么干,那就试试吧。
也许真有用呢。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