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华夏精神(2/5)
李芗泉颇为同情,在历史上众多次朝代的更迭中,往往最大的受害群体都是这些老实本份所求无多的草根平民,其实他们的要求也是最低的,只要能生存下去,能有口饭吃,寻常人等是不会造反起义要求坐龙骑的。
但是,众多的野心家、阴谋家、巨贪,却不让他们好好的安生,将一己一家一族一隅之私欲,凌驾于万千民众的头上,去剥削他们、榨取他们,甚至还要了他们的性命。
这是人性所决定的,就是后世,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只要有欲望,就会事实存在,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唯一的区别,只是手法不一样,有些残暴,有些温水煮青蛙,有些表面仁慈实际有过之而无不及。
心事重重的二人往前又走了几步,小径的两旁,间或经过三两户人家,均是低矮的土坯房,屋顶清一色的铺着杆茎茅草,个别地方甚至冒出了嫩嫩的绿芽。
只有少数几家有着不大的院落,半人高的墙上,垒着石块,院子里也没什么摆设,空荡荡的。不时有人出入,也大抵是脸带菜色的模样,人人都穿着浆洗过的粗布衣裤,或青或蓝或灰白,没有其它多余的色彩,甚至膝盖、屁股处还贴着或大或小的补丁,突兀的彰显着衣裳使用时间的久远。
这些村里人忙不迭的给两人打过招呼,“叔伯”声不断,又是“特使大人安好”之类,然后他们低头顺眉的扛着家什农具之类的匆匆而过,偶尔有人回头望望这二人的背影,又快步离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