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宋托付于你(2/5)
赵骏看他胸膛起伏,还有气息,便将他安置在了床上,让他有一个稍微舒服的姿势休息一下的时候,才站起身说道:“我会替你们治理好大宋天下,这是我对你的承诺,老.吕公。”
片刻后他反问道:“你认真的?”
宋绶正色道:“吕公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我既为参知政事,自当竭力相助,亦是本份。”
正如王曾病逝之前,心心念念的是他的子嗣一样,吕夷简在苏醒过来之后,就立即要求家人通知赵祯。
众人都乐了。
吕夷简捂着嘴,然后摆摆手道:“没事,还能活一会儿。”
吕夷简并没有因为赵骏没安慰他而生气,反倒有些开心。
赵祯不能说是他一手带大的,但官家自从十三岁继位为帝,朝中权力就一直为刘太后掌握。
“儿孙自有儿孙福,相比于王孝先的子嗣泯然众人,老夫以后还有个出色的儿子能做宰相,老夫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晏殊他们同样也明白吕夷简的心思。
以往独断专横,喜欢一言堂的吕夷简,却用请求的语气,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你这老登坏得很,整天琢磨着害我,我才不想和你交心呢。”
吕夷简他确实不太喜欢。
所以有的时候少些虚伪,多一些真诚或者幽默,或许更能抚慰人心。
“是啊吕公,要不请人跟下面谈谈,再多添点阳寿?”
赵骏听着。
吕夷简的时日无多了,他需要他的家人陪在身边走完最后一程。
毕竟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你说的是对的,可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
吕夷简认真地看着赵骏道:“大宋江山,就交给你了。”
当时朝中不知道多少大臣向太后谄谀献媚,甚至有人鼓噪起武曌旧事,比如时任御史中丞的程琳就向刘娥上了一副《武后临朝图》暗示。
吕夷简应了一声,随后看向蔡齐道:“子思,我与孝先虽政见不同,然却从未有过怨恨。当年我为参知政事时,还是孝先极力举荐我为相,然终因政见不合而失了情谊,此事还请你莫要放在心上。”
“你要更加努力。”
“吕公。”
房间里每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能得汉龙你这句话,老夫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所以可以说赵祯的前半生,吕夷简不仅仅是他的大臣和老师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依靠。
历史上吕夷简病逝的时候,赵祯停朝三日,不仅命文武百官前去吊唁,还在后苑穿孝袍服丧,亲自为吕夷简发哀,就可以知道两人的感情有多深厚。
还是赵骏成熟稳重,走来说道:“太史公说过,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倒不会安慰老吕你还能健康长寿,但我能说的是,老吕伱这一生算是没白活,可以青史留名了。”
人类能否实现永生。
若非有以吕夷简为首的一干大臣与刘太后据理力争,庇护着那位小皇帝一路长大,恐怕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
“难道不是吗?”
“吕公。”
说罢,转过身向着门口走去。
众人一愣。
吕家几个儿子见到众人到来,连忙一一过来拜见。
所以谁都明白,眼下吕夷简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诸多政制院同僚的到来,就是在发挥余热,为吕家燃尽最后的一点光芒。
赵骏眨眨眼睛,诙谐地说道:“本来这三大愿应该能实现两大愿的,可惜老范运气差了点,燕云现在在下大雪,他也不好强行攻城,要不你跟阎王请个假,等明年再走?”
吕夷简承认道:“但我还有另外一个担忧。”
毕竟赵骏这些年态度一直对他不怎么好,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他并非后世之人,而是大宋土着,放在吕夷简那样的立场,恐怕也会加以阻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